節能電子報:
出版日期:2020年02月22日
綠眼 報馬仔 技術分享 活動分享
出版日期:2015年07月22日
綠眼 近期的台灣很「綠」 文:鍾榮中
64-1-1.jpg

盛夏的台灣因為颱風與鋒面使得溫度清涼許多,但台灣的媒體的仍是緊咬著許多社會議題大張旗鼓的熱烈表演著;而我卻一再失望的搜尋幾則與台灣能源政策發展相關的議題,真的少到可憐;7/16日行政院通過電業自由化的《電業法》修正案,即將送進立法院審定,隔日我僅看見一小塊文字報導,這議題隔天就消失無蹤,我擔心著台灣人民對這一系列相關法案的漠視,是放心還是無知?,台灣這些年來因為國際壓力也好,自覺加入也罷,提出了減碳三法:「溫室氣體減量法」、「電業法」、「能源稅法」:「溫室氣體減量法」在2015-06-16日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明年要公告實施,而2015-07-16日又將《電業法》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何時會通過雖是未定之天,但台灣的大環境確實已經啟動減碳的政策,如果我們還覺得這事不關己那可就是大問題了。

先說三讀通過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未來若廠商登載不實將有罰鍰,+情節重大者,主管機關可要求廠商停止操作、停工、停業,並限制或停止碳交易,並明訂被要求改善之廠商,改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90天;溫室氣體排放額度將由「免費」核配逐漸改為「配售」,《溫減法》也把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具體入法,我國205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降為2005年的50%以下,這些具體的量化目標都已經訂出,勢必會逐步加強管理,先不論因為國際貿易所沿伸的貿易障礙,增加經營成本是既成事實,如以每噸碳權交易價120(新台幣)元計,製程空調100RT的系統一小時約會增加5.5元/時的碳權運轉成本 ,這是一個不得不注意的新增長期成本。

行政院16日通過的《電業法》修正草案是將目前包山包海的台電業務劃分為發電業、電力網業及售電業,新版電業法將開放發電業及售電業自由化;新法通過後最短5年、最長9年,必須將發電業、電力網業切割成立二家公司,水力及核能,負責輸配電的電力網業公司,維持國有國營,未來可向再生能源或IPP業者躉購電力,負責最終供電義務;電業自由化後,採循序漸進開放自由買賣電業,優先從高壓、特高壓等工業用戶開放,至於商業及住宅用電暫不開放,電價仍受管制,以免因電業自由化競爭電價不降反漲,從新版法規可以理解,未來發電成本將由發電業者依據市場機制管理,這影響最鉅的將是目前政策補貼的甜蜜點將消失無蹤,有哪家私營公司可以承擔虧損累積2,000億元而仍可以確保供電正常穩定,所以未來的電價將會是正常反應發電成本,我預估將會大幅度調升電價,那增加出來的製造成本將會是一個大負擔,用電比重高的產業應該先未雨綢繆。

至於「能源稅法」則將會是集大成的法規,這由源頭加壓的政策才是最後一根稻草,當所有的能源因為稅法的實施而售價大幅上升,那將會讓所有能源用戶感受直接,那代價感將會是真確而疼痛的;我以《綠眼》來看待這事我是樂觀其成,所有的案例明確的讓我知道,節約能源救環境的這大旗以道德勸說是無意義的,唯有以政策壓迫或是引導才是可長可久的機制,我以身為地球一份子的身分呼籲,我們無法獨善其身於這世界的自覺潮流,這一切都將成為必然而無法迴避,以經營事業的長程角度面對這趨勢,早日盤點系統的耗能狀態,制定節約能源策略,那將會是一個嶄新的局面,因為這趨勢會是一場淘汰大戲,我們爭的只是留在舞台上或是鞠躬下台。

報馬仔
國內新聞
  1. 邁向非核家園 能源局:2030年再生能源佔發電量3成(2015/07/17環境資訊中心)
  2. 莫忘過去災難 駁二河流展探討人如何面對自然 (2015/07/20環境資訊中心)
  3. 台東山坡地濫墾嚴重 監委申請調查 (2015/07/16環境資訊中心)
  4. 新北區域計畫首開先例 環署審慎回應修正再審 (2015/07/16環境資訊中心)
  5. 《水污染防治法》修正 最高罰鍰上限2千萬(2015/07/20 newtalk)
  6. 環保署10大環境教育影片 蜂台灣奪冠(2015/07/21 newtalk)
國際新聞
  1. 只靠再生能源運作 全球首座綠色機場啟動 (2015/07/17環境資訊中心)
  2. 氣候變遷殃及窮人 教廷邀60市長商討(2015/07/20 環境資訊中心)
  3. 生物冷光照亮不夜城 永續都市想像無極限(2015/07/16環境資訊中心)
  4. 能源總署:巴黎氣候協議應建立5年檢討機制(2015/07/10環境資訊中心)
  5. 塑膠取代柏油鋪馬路 荷蘭將成第一國(2015/07/16 newtalk)
  6. 7月起 保麗龍器皿將絕跡紐約(2015/07/02 newtalk)
技術分享 空壓機效率量測及建議改善措施案例分享 文:李興威
一、前言

近年來節約能源已變成全民運動,不管是配合政府政策,還是為了降低運轉電費,全台各個工廠或公司無不絞盡腦汁,希望能在現有系統上進行改善。本公司每年配合政府機構節能參訪許多工廠,發現空調與空壓的耗能就幾乎佔了50%以上的比例,因此若能針對這兩大系統進行節能改善措施,一般其成效都相當顯著。本期作者就針對工廠空壓系統之效率量測及其建議改善措施進行分享。

二、概念

壓縮空氣供給系統所包括之設備有空氣壓縮機、乾燥設備、過濾 設備、輸送管線等主要元件。而其中更以空氣壓縮機為最大能源耗用者,也因此在壓縮空氣系統的能源節約上,必須要求空氣壓縮機的高效率運轉。

64-3-1.png
三、驗證
  1. 檢測之工廠空壓系統環境條件:
    1. 設定壓力值為6Bar
    2. 空壓系統平均使用流量:14.9 CMM
    3. 使用時間:260天/年,8HR/天
    4. 平均電價:4元/KWH(此數據為工廠承辦人員提供)
  2. 檢測數據
  3. 馬力/功率 出廠年份 設計壓力 銘牌風量 出廠單位耗能 測試單位耗能 測試單位耗能對應(9kg/cm2)
    HP/kW Year kg/cm2 CMM kW/CMM kW/CMM kW/CMM
    150/110 2004 9 18.2 6.04 7.114 8.39
  4. 現場量測照片
  5. 64-3-2.jpg
    瓦時計安裝
    64-3-3.jpg
    流量計測試
  6. 空調機效率分析
  7. $耗能比 = \dfrac{功率}{風量}$
    1. 現場量測耗能比$ = 8.39 kW/CMM$
    2. 原設備耗能比$ = 6.04 kW/CMM$
    3. 耗能比差異$ = 8.39 kW/CMM - 6.04 kW/CMM = 2.35 kW/CMM$
    4. 每年運轉耗能差異$ = 2.35 kW/CMM \times 14.9CMM \times 8Hr \times 260天 = 72,831.2KWH$
    5. 每年運轉電費差異$ = 72,831.2KWH \times 4元/KWH = 291,324.8元$
  8. 改善方案(更換高效率變頻空壓機)
  9. 若更換COMPAIR的變頻高效率空壓機L110RS(見下圖)
    64-3-4.png
    德國高效率變頻空壓機COMPAIR L110RS規格

    耗能比 = $\dfrac{功率}{風量} = \dfrac{110}{20.68} = 5.31$
    1. 耗能比差異$ = 8.39 kW/CMM - 5.31 kW/CMM = 3.08 kW/CMM$
    2. 節能率$ = 3.08 \div 8.39 \cong \color{red}{36.7\%}$
    3. 每年運轉耗能差異$ = 3.08 kW/CMM \times 14.9CMM \times 8Hr \times 260天 = \color{red}{95,455.36KWH}$
    4. 每年運轉電費差異$ = 95,455.36KWH \times 4元/KWH \cong \color{red}{381,821元}$
    5. 每年二氧化碳減排量$ = 95,455.36KWH \times 0.532Kg CO_2/KWH \cong \color{red}{50,782 Kg CO_2}$
四、結論

由上述之檢測結果可看出,目前其空壓機效率已十分低落,確實有立即更換之必要,若如本公司建議更換高效率變頻空壓機,其節能率高達36.7%,以此工廠使用量計算,可節省近38萬元,其更換投資回收年限效益約3~4年即可回收,故若各位讀者身邊已有使用多年的空壓機設備,不妨趕緊檢測其效率是否需更換了,有時節能減碳省荷包就在這一念之間。

活動分享
讀書會分享
請問洪蘭老師
書  名:請問洪蘭老師
作  者:洪蘭
出  版: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2年01月10日
作者介紹:

福建省同安縣人,1969年台灣大學畢業後,即赴美留學,取得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

曾在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及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進入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擔任研究教授。1992年回台任教於中正大學心理所;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教授研究、講學之餘,致力科普書籍的譯作,曾翻譯近四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於閱讀習慣的推廣,足跡遍及台灣各縣市城鄉及離島近千所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內容簡介:
  • 第一問:大腦與學習
  • 第二問:教養與教育
  • 第三問:品格與情緒
  • 第四問:自我的實踐
張亦勛讀後心得:

這本書中以很多科學的方法解釋學習過程中大腦的運作,也解釋了很多我們過去時常誤解的行為,藉由這本書中教育孩子的方式、進而反思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所遇到挫折,能以更好的方法以及態度去排解,不管是利用心理學談的誘因、還是其他的方式,都是可以參考的依據。整本書以許多例子去貫穿教育與態度,讓我從一個對教育漠不關心的人,漸漸的喜歡上這樣的議題。

我們常常說台灣的教育出了問題,那麼我們在審視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順便審視自己,是否我們也是這個大結構的幫兇,只有自己建立更完善的知識與態度才能夠讓這樣的東西傳承下去。若我們還是錙銖計較考了幾分而不是了解了多少會了多少,那我們又有什麼資格去批判這個體系呢?

表揚每月之星:許智翔
每月之星:許智翔 表揚原因:

維保部工程師許智翔繼五月得獎後蟬聯六月之星,因智翔協助同仁假日臨時叫修服務檢修及一同處理夜間維修服務,所以在這個炎熱的夏季,智翔努力的支援客戶服務,贏得讚揚。